热门搜索:林蛙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访谈 > 专家

全人工养殖林蛙水体冬眠期死亡问题解析

来源:一弓博客 时间:2013-06-28 14:32:41 浏览:

 林蛙没有钻泥冬眠的习性。虽然有人在水泡子的泥中常挖出成窝的林蛙,但我认为是最初时期林蛙在该处聚集,后来才被淤泥覆盖的。

    林蛙一般都选择在水体流动冬季不结冰的深水中,同时这种位置常伴有水下树根、沙窝等疏松的自然结构。然而,随着林蛙的聚集,这些疏松的空隙会逐步被填没,最后形成一个堆聚的大团,多的时候可逾千。
    
成蛙聚集起来群体成团冬眠是林蛙特有的生物习性之一。
    
于是问题来了:处在蛙团内的蛙为什么不会出现缺氧的情况?而在人工条件下尽管水是在流动的、蛙团还没有达到自然界数量的程度(比如高于楼主指出的数量)就会发生缺氧问题呢?仅仅是缺氧造成冬眠蛙死亡的吗?

    造成全人工冬眠林蛙死亡的原因是多样的。以下几个问题,请大家在养殖中加以关注:
   
 1.水温没有达到林蛙深度冬眠的程度。
   
 林蛙只有在深度冬眠的温度下才能够进入聚集冬眠。而在这之前,表面上已经进入冬眠的林蛙其代谢还在继续,耗氧量相对较大,因此容易发生缺氧。如果因冬眠池空间比较小而迫使林蛙聚集成堆进行冬眠,则内部缺氧不可避免。
  
 2.冬眠前的防疫工作没有做好。
   
 由于疾病防治工作常不能到位,在入冬前还有相当数量的蛙处于感染状态。造成冬眠期以及早春升温期水体污染,使得病菌扩散感染其它蛙。
  
 3.进入冬眠的蛙过于弱小,营养积聚不足经不起漫长冬季的消耗而衰竭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4.冬眠水体管理不当发生污染。
   
 林蛙没有进入深度冬眠前的排泄物和体液造成了水体污染。但是由于流动水设置难以达到较好的排除污染物的目的,或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而采取循环的方式加以利用。结果污染加剧最终发生感染。正确的方法是在林蛙正式进入冬眠前,提供水体让林蛙能够有充分的排泄时间,同时进行药物消毒。
  
 5.环境噪杂、光线过亮等原因,造成林蛙不能安静进入冬眠状态产生应激反应而急剧耗氧。我们发现尤其是水泥地坪环境,人在周围走动,会非常灵敏地引起冬眠水体的微小异常的振动引起冬眠蛙的不安。

   6。管理不善,造成水池被冻透。

   
 除了常规的操作管理和设施要求外,做好以上几点,室内水池冬眠的成活率是非常高的。实践中,林蛙打堆冬眠池角堆高达40厘米,也没有发生缺氧更不用说大量死亡的情况,一般都仅有极少数的个例死亡发生。本文选自一弓博客,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无限经常内容尽在林蛙网:www.linwa.net

get (2).jpg

 

    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共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 用户名:
  • 密 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