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林蛙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 > 专家访谈 > 专家

导致林蛙全人工养殖失败的几个误区

来源:一弓 时间:2013-06-24 17:56:09 浏览:

 业内人都知道,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已经二十余年至今仍举步维艰。其中有几个误区对养殖的成败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 忽视环境选择和建设以及基础管理,盲目将野生动物的驯养等同于家养禽畜,或者相反形而上学地套用自然环境模式,完全忽视全人工养殖的工艺特点和需要。对于基础管理更是脱离林蛙的生态特点和规律,盲目按一般养殖规律抄袭套用。

2 现场建设忽视防敌防害防疫的必要设施和措施,把对疾病的治疗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一般人都知道要预防为主,但林蛙疾病繁复多样,怎么预防?所以实践中预防对绝大多数养殖者就成了可说难做,实际上还是以治疗疾病为主要手段。

3 忽视现场管理员作为组织者和技术决策者工作的重要性,把管理员等同于现场工头甚至一般的劳动力的作用,导致应有的基础管理和监测工作名存实亡。结果发生任何问题都心中无数。

4 不尊重甚至否定基础科学指出的方向,现场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自主发明创造倾向严重。在所有失败的地方,都能够找到这种认为理论脱离实际,养蛙还是要靠实践直接不尊重科学只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现象。

5 技术学习不扎实,喜欢走捷径。把个别的、某些节点上的经验作为系统的、真理性的技术而应用,还是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上述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着的,只要犯了其中一个就难有胜算。因此全人工养殖普遍性的失败就不足为奇了。

  

    林蛙养殖中目前最大的误区之一是必须营造一个三层植被的仿自然生态环境观点。这个观点的谬误之处,是既不了解林蛙生态需要的本质,更不了解林蛙在全人工养殖条件下必要的工艺管理需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林蛙为什么喜欢呆在三层植被环境中?全人工高密度养殖前提下,这种环境中如何观察蛙情?怎么及时发现异常?发现异常后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何监测这些措施的正确性?所以,凡是采取这个理论去指导实践的会有成功的可能吗?这个理论流行了二十余年,全人工失败了二十余年,这是巧合吗?试问一些到现在为止蛙场上还是杂草遍地的朋友,在草里面死了多少活了多少能知道得清楚吗?日常连蛙情都不明,那么这个养殖成功的可信度又在哪里?

    林蛙养殖中目前最大的误区之二是预防为主,这对林蛙全人工养殖是一个缺乏应用技术支持的纯基础理论观点,因此对现场来讲是似是而非的。只要一接触实际问题,任何人都会立即发现,怎么去预防?不少单位在培训学员时也有疾病的防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以讹传讹的,根本不能用于现场。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等药物,现在已经禁用或基本不生产,现场发生问题,上哪买药?所谓预防,无非就是定期喷洒消毒剂。但是细菌生长速度在夏天最快的是6-10小时就能够恢复原样,怎么个定期法?消毒剂的有效时间这么短,而林蛙各种疾病其病源不同,需要不同消毒剂来应对,这定期喷洒不就成了天天喷洒?更何况烈性传染病用漂白粉之类根本无效!预防为主是没有错,错在着眼点上。应该去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林蛙卓绝的免疫能力哪里去了? 

    林蛙养殖中目前最大的误区之三是认为技术投入是没有必要的,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足以应对各种问题,最多只需要临时问问就可以了。完全没有意识到林蛙项目是高科技项目,需要占总投资的10-30%来完备现场的技术和管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学习都可以免除。就是现场聘请了技术人员,也是以技术人员参与体力劳动的时间为利用的标准,完全没有意识到对蛙情的监控的重要性。虽然现在的一些技术人员实际水平确实也只有普通养殖人员的水平,至多是糊里糊涂地早养了几年而已。但同样的事实也表明了,一个真正的技术人员在现场也根本难以按正确的技术方法加以管理。不少投资者依据一些宣传资料和炒作的技术内容来审视评估现场技术人员的水平并加以干涉。这个误区所造成的后果是明显的。

    林蛙养殖中目前最大的误区之四是投资者不懂得基本的技术常识,没有学会走就想着跑,甚至飞奔。在现场幻想着超越别人,对已经得到的真技术随意篡改,美其名尝试突破,随后也确实搞出了很多的突破,出现了很多技术机密甚至是专利之类,就是最后场地上都见不到蛙。看看各种舆论渠道,在春季出售蛙种的时候,培训参观考察的广告满天飞,但是在每年的9-10月份有何曾见到有谁敢于邀请考察培训.行业内成活率达到40%就大吹大擂,这是有理由的,因为更多的只有20%以下的成活率,而绝大部分人被阻挡在10%这一条红线内。然而,成活率需要达到60%才算跨入了入门级,可见这些具有很多突破性成果的含金量有多少?

    林蛙养殖中目前最大的误区之五是到处寻找妙方绝招,完全忽视最基础的工作的重要性。事实上,养好林蛙全在最基础的技术和管理上。所谓妙方绝招仅仅是针对个别问题的处理,只需要点拨下即可。而个别的问题是左右不了大局的,除非是烈性传染病(可是做好了最基础的管理这些问题根本就不会发生)。依靠所谓秘方绝招之类去养蛙的,又听说谁成功过?没听说过。去年有人告诉我,他有了绝招。我问是什么东西?说是专家推荐的纳米维生素。我说你看着吧,非完蛋不可。最后这位朋友去年是最大的失败年!为什么?非常简单:维生素是决定林蛙生存的充要条件吗?显然不是。现场把希望都寄托着这个上面而忽视了现场的管理,不覆灭还有道理吗?

 本文选自一弓博客,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无限经常内容尽在林蛙网:www.linwa.net.2.jpg

 

    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共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 用户名:
  • 密 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