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
林蛙不是以肉用价值取胜的,而是以药用,对人类卓越、无可取代的补益作用取胜的,并且这个资源是我国独有的,国内除东北和沿海部分地区有对林蛙产品有所了解,有消费意识外,其它地区还根本就是空白。在当今保健意识全球化的环境下,眼前的这点产量更是翻上几十倍都微不足道。但目前自然资源已经用足,半人工养殖也开足了马力,全人工养殖举步维艰,眼前这点产量就是翻番都是困难的。
现在的价格逐步走高,是与市场消费能力上升,保健意识加强,资源跟不上有关。但需要说明的是,林蛙并不是现在数量少了就价格贵了的。早在清代就有“一碗之费,白金半流”的记载。八十年代350只林蛙就能够换取加拿大小麦1吨。那个时候东北的林蛙还是遍地都是的。在我们看到资源趋少,价格上升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消费水平和保健意识的上升速度,远远超过了林蛙产出的速度。而且这种剪刀差将越来越大。
林蛙的养殖技术技术含量很高,种源枯竭趋势在加重。因此,今后必然被少数几个有实力有技术的集团所垄断,也不可能出现全面的扩散。从横向比较看,全球性分布的鹿所产的鹿茸从开发到市场饱和花了40年的时间,价格跌了吗?没有。需要注意到的是鹿茸的用途广泛性还远不及林蛙。有些朋友可能会举人参的例子,笔者不赞同这样的比较法。这是因为植物的播种、生长、培育成本、投资和动物的繁殖、生长、养殖成本、投资具有天壤之别的。 至少在投资能力上,林蛙就不是一般农户所能够轻易承担,更何况养殖的技术含金量。
因此,林蛙产业的前景是充满着光明和希望。
但是,还是要注意到,盲目介入全人工养殖的风险性。尤其是对小资金的投资人而言,目前这个项目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对于产业投资者来讲,目前已经具备实施产业战略投资的条件。关于这一点的详细分析,可见《全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经济效益评估》等文章本文选自一弓博客,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无限经常内容尽在林蛙网:www.linwa.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