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林蛙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疾病

林蛙胃肠炎(5种)疾病

来源:一弓博客 时间:2013-06-25 22:10:22 浏览:

 胃肠炎是养蛙过程中各时期常患的疾病,此病多发生在春夏和夏秋之交,气候多变的季节。该病不再以单独的肠道感染为特征,而是以胃肠同时伴有炎症为特点。有多种形式,其中在非饱食情况下胃壁变薄是一个基本标志。

1 胃粘膜损伤型胃肠炎

本病短期爆发性强,蛙发生急性死亡。现场可发现蛙的食欲不振,精神不良的现象。

【病因】 胃酸分泌异常,导致不能杀死虫子而造成机械性损伤;或者由寄生虫感染造成。

与应激反应有关。

【病原】 非病菌性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

【流行规律】养殖全程均可发生;主要在高温季节;蛙期。

【外部症状】与肠炎类似。

【解剖特点】肠道无食物,胃内壁充血有损伤出血。

【预防方法】幼蛙慎用蝇蛆,尤其是较大的蝇蛆。规范养殖黄粉虫。

【治疗方法】 停止投喂不符合规格的虫子。如果发现寄生虫,则从寄生虫感染治疗。

 

2.胃肠套叠型胃肠炎

 常规肝炎与本病治疗相同。

【病因】 场地污染;蛙体质弱。

【病原】 丙型(γ)不溶血性链球菌。

【流行规律】养殖全程均可发生;蛙期。

【外部症状】与肝炎类似。

【解剖特点】肠道无食物,胃肠内壁充血糜烂。肠道痉挛缩入胃底,严重时可将胃底顶翻从口腔吐出。

【预防方法】保持场地清洁。

【治疗方法】 青霉素 36万单位 + 0.04克链霉素/kg体重。每天2次。

 

3.中毒型胃肠炎

【病因】饲料不洁产生毒素引起;亦可能因为体弱胃肠动力不足,造成食物长久囤积在肠道发酵而产生毒素,致使胃肠机体瘫痪。同时病原微生物感染亦可造成此病。

【病原】气单胞菌或双链球菌,或两种细菌同时感染;寄生虫。

【流行规律】养殖全程均可发生;主要在高温季节;蛙期。

【外部症状】与肠炎类似。

【解剖特点】胃肠道松弛瘫痪并呈水肿状,内膜炎症甚至糜烂。由于停止消化活动,胃肠道内常有食物体滞留并发酵,因此有鼓气、清稀的发酵半固体物存在。脾脏发黑。

【预防方法】规范场地保洁;投喂清洁虫体。

【治疗方法】 根据主症治疗。

中药辅助:每公斤的体重用穿心莲干草20克,碳毒干草10克。加水煎成液汁,喷洒在黄粉虫饲料上,然后投喂饥饿虫子,再喂蛙。每天1次,连喂5天。

 

4.胃出血

【病因】 病菌感染。

【病原】 温和性气单胞菌;链球菌。

【流行规律】蛙期全程均可发生。

【外部症状】趾端发红。四肢透出红色(但肌肉并无出血现象)。

【解剖特点】胃内有血块。

【预防方法】严格现场防疫管理。

【治疗方法】投喂氟哌酸30-50mg/kg体重,每日2次;3天内采用上限用量。治疗要连续一直到痊愈,全程约3-5天。

 

5.胃炎

【病因】 体质弱。

【病原】 非感染性疾病。

【流行规律】从登陆后的全程生长期。

【外部症状】同胃肠炎。

【解剖特点】胃壁很薄,甚至透明。内中胃液稀薄呈发酵状。

【预防方法】经常要保持添加必要的助消化剂。如酵母、大蒜素等。投喂规范养殖的虫子。

【治疗方法】土霉素27mg/kg体重+ 酵母。本文选自一弓博客,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无限经常内容尽在林蛙网:www.linwa.net

t0141e6f1fc36aa17e9.jpg

 

    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共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 用户名:
  • 密 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