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林蛙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疾病

林蛙传染性疾病--腐皮病

来源:养殖商务网 时间:2013-06-18 20:29:56 浏览:

 【 病原和症状】 又称烂皮病。病原体为奇异变形杆菌和克氏耶尔森氏菌。主要是成蛙和幼蛙都能发病。蛙的放养密度大;水质不良;管理不善或因为饲料单一;缺乏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 、维生素D ,均易诱发此病。此病有时和红腿病并发。发病初期,头部的背面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斑花纹,体色发黑;接着表皮层脱落,真皮层开始腐烂,露出肌肉;随后烂皮区域逐渐发展到躯干部,以致整个背部;严重时指骨和颌骨外露。解剖时可见肝肿大呈青灰色,肾脏石质化,肺和心暗灰色。还有的出现关节肿大,皮肤下、腹腔积水肿胀,并伴有先是眼球内出现粒状突起,呈黑色,以后变成白色,直至眼球全为一层白色脂膜覆盖,出现烂眼。发病的蛙食欲减退直至停食,病蛙常独自伏于阴暗的地方,并经常用指端抓患处,呈现出血现象。全年可发病。该病流行广、病期长、传染快,从发病到死亡,病程20 一30 天。病蛙死亡率高。

   【 预防和治疗】 经常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换水;发病季节,可在饲料中添加叶菜汁等含维生素的饲料,也可直接添加鱼肝油、动物内脏等富含维生素A 、D 的饲料。保证饲料的新鲜,不吃变质和霉变的饲料:定期用浓度0 . 1 一0 . 3mg / l 水的三氯异氰脲酸消毒或每10 一15 天用浓度为10 一20mg / l 水的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消毒;捕捉和运输工作,操作要细致,不使蛙体受伤。
    治疗时在每kg 饲料中添加10 一20ml 的鱼肝油;发病季节,用浓度为0 . 1 一0 . 5mg / l 水的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泼洒。
8..jpg本文选自养殖商务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无限精彩内容尽在www.linwa.net。
 
    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共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 用户名:
  • 密 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