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林蛙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 > 养殖技术 > 饲养

林蛙的室内养殖

来源:养殖商务网 时间:2013-06-21 21:22:08 浏览:

  林蛙产卵繁殖之后,潜入土壤中休眠,称为生殖休眠。生殖休眠是雌、雄林蛙普遍存在的现象,而雌蛙的所有个体均需进行生殖休眠。但在雄蛙中有一部分个体,可以不进行休眠。生殖休眠的生物学意义在于恢复生殖过程中的体力消耗,对雌蛙具有产后休养作用。同时,由于林蛙的产卵时间早,刚刚解冻,气温低,周围的昆虫还没有出现,还没有可捕的食物,为了适应恶劣环境,也只好休眠,也算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好方法。

  雌林蛙在产卵之后,很快离开产卵场,跳上陆地。如产卵场位于农田附近,就在农田土层中休眠。产卵场位于林缘或林中时,则进人枯枝落叶层中休眠。
  林蛙进入休眠场之后,不在表面停留,很快钻人土层或枯枝落叶层中,遇到比较松软的土层,则潜人土层3~5 厘米。林蛙在生殖休眠时,多为单独分散性休眠,其状态同冬眠相似,四肢屈曲,前肢掌部放在眼前缘下面,双眼紧闭,呼吸缓慢。
  生殖休眠从4 月中旬开始,一直到5 月初结束。时间为10~15天。生殖休眠是林蛙生活规律的组成部分。产后尤其雌蛙必须经过休眠方能转人下一阶段的正常生活。曾经做过实验,强制产卵后的雌蛙不进行休眠,结果陆续死亡,就是休眠晚了死亡现象亦比较严重。因此,在人工养殖时,必须按照林蛙的生活规律,产卵之后及时送入休眠场休眠。当土壤温度上升至10 ℃ 以上时,即陆续从休眠中苏醒过来,开始到森林里活动。林蛙除了在土壤中进行生殖休眠外,个别还能在水中渡过生殖休眠。
  中国林蛙的生殖休眠是生殖后的暂时性休眠,为特殊生理应激性和适应性反应。刘志文认为:产生生殖休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林蛙机体内部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林蛙的代谢水平较低,缺乏调温和保温机能,机体产热、散热容易失调,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且经过越冬和生殖后的中国林蛙,体内贮存的营养消耗得所剩无几,生殖后正值环境温度较低,昼夜温差较大,食物缺乏之际,迫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即生殖休眠。只有通过休眠,使其代谢减缓,血液中凝血酶原活性下降,以防低速血流造成的血液凝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上升,携氧能力增强,才能减少营养消耗,维持生存。同时,中国林蛙生殖后,体内水分损失很大,可借助生殖休眠使体内淋巴和血液中盐离子浓度增高,以提高渗透压,从而减少水分损失,维持机体水分的代谢平衡。当然,林蛙在生殖过程中,使机体内分泌系统结构收缩变形,而引起功能失调,原来的激素水平受到了破坏,体内一些腺体功能都要重新调整,于是应激性地通过生殖休眠来恢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1000000.jpg本文选自养殖商务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无限精彩内容尽在www.linwa.net、
 
    声明:
    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共有条评论发表评论
  • 用户名:
  • 密 码:
  • 验证码:
  •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