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是一种冷血变温动物,蛙类的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根据林蛙的冬眠习性,创造良好的越冬条件,是保证林蛙安全越冬的基础。所以我们说,能否安全越冬是养蛙成败的关键。
当前,最有效的林蛙越冬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室外池塘越冬,这种池塘,面积可大可小,池深两米左右,冬季冰下水深一米至一米五,有进出水口,保证微流水更好。在池塘内可投放些大石块、树根等作为隐蔽物。放养的密度为:幼蛙每平方米二百只,成蛙每平方米一百只左右。冬季要扫雪,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减少冰面人为惊扰。
第二种是土窖越冬,窖可建在室内和室外。宽两米,深两米,长度根据蛙的数量而定。窖四周用砖石砌成或仅砌成五十厘米左右的围墙,防止林蛙打洞钻入土壤中。窖顶有通气孔,用于排放气体和调节窖内温度。窖底放些石头、瓦片、树枝做隐蔽物。窖内温度2-3度最好,要低于5度以下。湿度80%-90%。放养密度:幼蛙每平方米2000-3000只,成蛙每平方米700-1000只。越冬期间要注意补湿,使蛙体皮肤保持湿润,呼吸正常。也可在窖底有1/3水体,同时要安装防鼠设备,防止鼠害。
第三种就是室内或温室大棚水池越冬。
一般长3-4米、宽2米,深1.0-1.2米,水深70-90厘米,砖垒或砖混砌成,内衬塑料薄膜,要求不漏水,池底放石头、砖块,树枝做隐蔽物,还可放竹排,短圆木做漂浮物供蛙栖息。越冬适应期保持10-15厘米水深,越冬期保持40-80厘米水深,水温保持0-4度,不结冰或少结冰。放养密度:幼蛙每平方米600-1000只,成蛙每平方米300-500只,要定期换水,使用流水更好。
在这里,我要提醒养蛙户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一要控制好温度,一般水温或窖温不得超过5度;二要保持一定水量,防止冰冻和缺氧;三要防止鼠害;四要定期消毒,定期换水;五要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节选自新农村商网